Line

二十四節氣|立冬【止於至善:讓心進入沉潛的靜度】】

❄️ 二十四節氣|立冬
(國曆 2025/11/7|農曆 九月十八)

【止於至善:讓心進入沉潛的靜度】
冷意漸濃,陽氣潛藏,
立冬,是秋的歸宿,也是冬的開端。
萬物收藏,天地閉藏,
生命進入休養的節奏。

【冬,不是終結,而是一種蘊養。】
海雲繼夢法師在《普賢心經講記》中提醒:
「修行一定從改變自己開始,達到止於至善。」
立冬的「藏」,正是修行的「省」。
我們不再外求,而是轉身向內,
照見自己——念從何起、心向何處。

🌬 少說一句,讓語業安靜;
👂 少聽一事,讓耳根清明;
👁 少看一景,讓心不逐境;
🧠 少生一念,讓智慧浮現。

冬,是沉靜的力量,
是讓「覺」在黑暗中生長的時節。
在靜中思惟,在止中發光,
正是修行人一年中最深刻的功課。

🕯 立冬宜靜、宜思、宜心藏,
讓身心如大地——收攝萬象、孕育光明。
當我們學會安住當下,
那份從容與清明,
便是最溫暖的光。

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有的「諧音智慧」。

🥟【立冬吃餃子|從「嬌耳」到「交子」的文化妙音】

中國傳統文化裡,最有趣的莫過於「諧音文化」。

人們善於以音傳情、以諧寄意,

讓語言成為生活裡溫柔的祝福。

在立冬這天吃餃子,

不只是為了暖身,更是取其「交子」之音——

象徵秋冬交替、歲序更新。

其實,餃子的本名叫「嬌耳」。

相傳東漢名醫張仲景冬日返鄉,

見百姓耳朵凍裂、苦不堪言,

便以羊肉與藥材為餡,包入麵皮,

捏成如耳朵的形狀,稱為「嬌耳」,

並以湯煮之,名曰「祛寒嬌耳湯」,

寓意「祈耳不凍、溫身護命」。

後世沿襲此俗,

於立冬食餃,以暖身補氣、迎冬納福。

一碗熱氣氤氳的餃子,

不僅暖胃,更暖心——

那是歲月深處流傳的善意與祝願。

🥢 今冬,與家人共食一碗餃子,

在團圓的熱氣裡,

與冬「交好」,也與自己「交心」。

📖 本文靈感出自:《在妄念中覺醒──〈普賢心經〉講記》
了解更多 → https://huayenculture.com/product/9780733426094/

博客來電子書 →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E050289306

📌 更多最新訊息
🌐 鶴山嵐|華嚴文化 → https://www.huayenculture.com

👍 FB 粉絲團 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ayenculture/

📲 加入 LINE 好友 → https://lin.ee/MeJGP1S

📞 客服電話:02-2221-0223
📧 客服信箱:info@huayenculture.com

#立冬 #修行生活 #止於至善 #補冬養生 #普賢心經講記
#海雲繼夢法師 #在妄念中覺醒 #節氣文化 #鶴山嵐 #華嚴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