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在妄念中覺醒-【普賢心經】講記
NT$ 580
商品編號:A0001291
作者:海雲繼夢
出版社:空庭書苑
出版日期:2025/08/01
語言:繁體中文
ISBN:9780733426094
叢書系列:海雲繼夢解華嚴
規格:平裝 / 569頁 / 25k正 / 14.8 x 21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
出版地:台灣
已售完
電子書購買通路
選擇以下任一通路以購買此書的電子版本
每天心裡翻騰著的那些念頭——執著、煩惱、恐懼、不安……
是不是早已讓你疲憊不堪,卻又無法擺脫?
在妄念中,究竟有沒有可能覺醒?
《在妄念中覺醒》收錄海雲繼夢法師於2015年夏安居期間講解《普賢心經》的內容,擷取《華嚴經‧離世間品第七》的偈頌,對照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,補足我們對「空」的理解——不僅知道「什麼是空」,還要知道「如何觀空」。
法師以其對十二因緣的見解為主軸,講述人是如何執著,又該怎麼得到解脫;並一再提醒:修行必須在塵世間歷練,在日常裡行動,而非自以為是的閉門造車。
本書是一份真誠而貼近現代人的實修指南,不管你走到哪個修行階段,都將陪你從觀照自己開始,一步步邁向覺醒。
編輯說明
前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,整個世界彷彿慢了下來,許多事業、活動的推展陷入停頓。出版當然也不例外,我們因此有了一段相對沉潛的時間,重新思考:我們究竟希望帶給讀者什麼?又該如何更好地傳遞海雲導師的思想?
雖然出版計畫暫歇,但這幾年並非完全停滯。在這段蟄伏期中,我們不斷梳理過往記錄,也感謝文純、美黛兩位志工的發心整理,使得這本《普賢心經》講記得以集結成冊,作為疫情後「重新開張」的第一本書,格外有其意義。
本書收錄的是海雲繼夢於2015年夏安居期間,在大華嚴寺鹿谷總本山為大眾開示《普賢心經》的內容。十天的講法,濃縮為六章,主題環環相扣,脈絡分明。《普賢心經》的經文出自《華嚴經‧離世間品第七》最後的偈頌,講者擷取其中段落,總計十六偈、三百二十字,將其與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(簡稱《般若心經》)相互對照。因這段偈頌由普賢菩薩所說,遂命名為《普賢心經》。
相較於《般若心經》的二百六十字,《普賢心經》僅略多六十字,卻能作為一份「實修說明書」。《般若心經》以一連串「無」字架構全篇,指出五蘊皆空,以達解脫,然而它只說明了「什麼是空」,卻未指引「如何空」。《普賢心經》則補上了這一缺口,從經文開頭即以「觀色如聚沫……諸處悉空寂……諸界性永離……」等句,說明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的運作,而修行人就要從這當中去參「觀什麼」以及「怎麼觀」。
海雲繼夢向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引導弟子了解修行的次第。在這部講記中,法師特別以其對「十二因緣」獨到的見解為軸線,拆解生命的流轉與執著,說明只要我們無法「覺」,便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的束縛。然而,這樣的「覺」不是閉門參禪就能得到的,而必須透過現實塵世的歷練與師父的引導,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盲點之所在。
法師也一再諄諄告誡:修行不是自說自話,更不是一種脫離現實的逃避。唯有在塵世中歷事練心,在日常中從待人處事間看清煩惱的根源,才能真實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解脫之路。因此,本書並不是一本講求死板知識的教條之書,而是一份活潑的行門指南:從法義到實修;從如何將身體調整為適合修行的載體,到何謂面對修行的正確心態皆有指引。
修行之道,終歸還是要回到「行」的落實。法師強調:「要度眾生,就要服務眾生」,而這服務並非止於表相或物質的給予,而是讓對方能真正接受我們的度化。當我們進入這個法門、修這個行法,無須執著於能得多大的成就,真正關鍵的是:我們是否有實際在行、是否不斷思惟「我這麼做對不對」,並在修正中漸入正道,這樣的功德才稱得上不可思議。願讀者無論是在修行的起步階段,或已在路途中走得堅實,都能從這本《普賢心經》講記中得到啟發、獲得提點;更願我們都能不忘初衷,在紛擾中不迷失,在觀照中不退轉。